實驗室廢液多含強酸、強堿、有機溶劑及重金屬,具有腐蝕性、易燃性、毒性等多重危險特性。一套合規的廢液集中收集系統必須從源頭防范泄漏、爆炸與設備腐蝕風險,保障人員安全與環境合規。
一、防泄漏設計
雙層容器結構:內桶盛裝廢液,外桶作為防泄漏托盤,容積≥內桶110%,符合EPA及中國《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》(GB 18597);
密封快接口:采用螺紋鎖緊密封蓋或卡箍式接頭,防止運輸或震動中松脫;
地面防滲處理:收集區地面應做環氧樹脂防滲層,并設圍堰或導流溝,確保萬一泄漏可控制在局部。
二、防爆措施
通風排氣:系統配備活性炭或酸堿廢氣處理裝置,持續排出揮發性氣體,避免爆炸性氛圍積聚;
防爆電器:液位傳感器、泵體等若置于危險區域,須為Ex d IIC T4級防爆認證;
惰性氣體保護(高危場景):對極度易燃廢液(如鈉渣溶液),可充氮密封抑制燃燒條件。

三、防腐蝕選材
收集桶材質:
強酸/強堿→高密度聚乙烯(HDPE)或PVDF;
有機溶劑→聚丙烯(PP)或特氟龍內襯;
混合廢液→建議分類收集,避免交叉反應;
管路與閥門:優先選用PP、PVC或不銹鋼316L(針對特定介質),禁用普通碳鋼。
四、智能監控輔助
現代系統常集成液位超限報警、pH在線監測、泄漏傳感器,并通過聲光或短信提醒管理人員及時處置。
綜上,廢液集中收集系統絕非簡單“大桶+管道”,而是融合材料科學、安全工程與環保法規的綜合解決方案。只有從防泄漏、防爆、防腐三方面同步設計,才能真正實現“安全暫存、合規轉運”的管理目標。